“改变说话的顺序、语气、用词,真的能让矛盾轻松化解。”近日,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盈翠社区居民王大爷深有感触。

  今年以来,这个社区常常在每周三举办“好好说话”茶话会。茶话会上,社工、家庭教育指导师带着《亲子沟通10个小妙招》《邻里对话的“软表达”》等手册,用角色扮演、情景模拟等方式教居民“好好说话”,让当地居民的亲子关系、友邻关系、社群关系等发生了明显变化——亲子冲突调解成功率从60%涨到85%;邻里漏水、噪音问题化解率从60%提高到80%……

  “党建引领‘话’暖邻里。”盈翠社区党委书记林佳佳介绍,好好生活,从好好说话开始;要让社区暖起来,得先让居民好好说话。盈翠社区举办“好好说话”茶话会,契机正是社区今年被列为会工作部党建引领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融合试点社区——抓住这一新契机,该社区以“和言悦理”项目为抓手,把“好好说话”作为破题关键,用“好好说话”打开家庭、邻里、社区的“心门”:“项目通过三步法,从家庭、邻里、小区三个维度分类分层调解冲突,化解成功率提高了20%以上,实现让家庭更亲、邻里更近、社区更暖。”

  其实,盈翠社区的这场温暖实践,是思明区今年以来积极探索党建引领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融合发展模式,通过“强党建、建机制、整资源、促服务”,大力推动专业社工赋能志愿服务、志愿服务协助专业社工,携手共助基层治理激发新活力的生动注脚。

  来自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有关数据显示,在党建引领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融合试点社区方面,目前该区已建成“1个中央级+1个省级+10个市级”试点社区矩阵,并发动5名市区社会工作“领军人才”及高级社会工作师、230名持证社区工作者、350名志愿者参与,培育出1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,打造12个常态化、长效化、“小而美”的品牌项目,覆盖“一老一少一新”等群体。

  “试点工作坚持党建引领,推动多维赋能,实现精准服务,成效显著,为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经验。”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,思明区建立健全区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,系统构建“纵向贯通、横向融合,上下联动、协同高效”区街居三级联动机制,由区级强部署指导、街道抓保障落实、社区创实践场景。

  与此同时,成立融合试点区级工作专班,整合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家、市级社会工作督导人才等专业资源,深入走访调研12个试点社区,指导相关街道、社区认真分析各类试点要素,针对社区资源、难点堵点等精准把脉,细分各类人群需求,推行供需动态管理,实现“一社区一画像一方案”可视化服务路径图,从理论提升、专业指引、服务跟进等多个维度推动试点社区党组织、专业社工、志愿者充分融合、形成合力,助力试点社区取得基层治理、服务群众等多方面实效。

  此外,先后出台《思明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》《思明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扶持实施办法》《思明区社会工作人才项目实施办法》等一系列制度文件,规范志愿服务工作,健全社工机构及社工人才发展激励机制,今年评选出思明区首批社会工作领军人才9名,“打造人才蓄水池,有效激发社会工作者活力”。

  致力于校社结对“赋智力”,思明区积极联合厦门大学、社工机构,以“融汇·共创”为主题开展融合试点工作结对共建交流会,为8个试点社区配备5名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授作为结对导师、输送8名厦门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深入社区实践,并为4个试点社区配备2名区级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作为督导,建立由“高校+机构”组成的“理论+实务导师智囊团”,为试点社区全面提供专业督导和智力支持。

  致力于分类培训“强内力”,不仅举办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融合发展主题培训,邀请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就融合发展路径及项目规范化运作进行指导,明晰工作思路,还实施分层分类、精准持续的“互助共学”书记沙龙、品牌发展培训等5类28场次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活动,累计培训社区工作者1800人次,有力提升了持证社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。

  致力于整合资源“聚外力”,注重指导社区强化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,有效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,积极开展社会化共建,充分整合社区内外各类资源,形成“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+社会化共建单位资源+志愿服务力量”的公益资源矩阵,为试点社区提供全而优的资源支持。

  为实现有效对接需求,思明区组织开展持证社区工作者、专业社工共同入户走访活动,结合座谈研讨、问卷调查、居民反馈等方式,围绕群众所需,精心定制志愿服务项目,包括针对老年群体推出“友邻圆桌会”议事、“老厨房·新搭档”助餐项目,精准解决养老议事、日常照料难题;针对青少年实施“追光少年”成长、“绿家园护苗”环保、“邻师进社区”教育等项目,满足青少年成长需求;针对快递员、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,积极开展舒“新”、温“新”、贴“新”和齐“新”服务,构建覆盖“一老一少一新”的志愿服务体系。

  为实现靶向突破难题,思明区聚焦城市社区因居民构成多元而带来的利益诉求多元、矛盾纠纷复杂这一现实难题,积极探索发挥专业社工力量,培育社区调解纠纷志愿服务队伍,培养小区议事主理人,构建“事前预防—事中调解—事后跟进”长效调解机制。如,助推省级党建引领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融合试点社区——官任社区创新涉外小区治理模式,培育7支国际志愿服务队伍,发动42名国际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治理,促进中外居民融合。

  为激发志愿服务活力,区、街道还大力推动志愿服务队伍制度化、专业化发展,指导15支志愿服务队伍规范积分激励等内部管理制度,完善服务记录。如,文灶社区建立分层管理体系,通过“岗前培训—岗位适配—能力进阶”三级机制提升志愿者的专业能力;莲云社区开展“莲心家”低龄长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表彰大会,进一步激发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积极性;滨中社区实行积分兑换,激励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……

  “党建引领、融合发展,让专业与温度交织,让志愿与治理同频。”思明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后,思明区将坚持党建引领,聚焦基层治理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持续探索“专业社工带领志愿服务、志愿服务协助专业社工”融合发展模式,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为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  版权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中国西藏网”或“中国西藏网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归高原(北京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体转载、摘编、引用,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,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
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:京(2024)0000004

最热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