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开——“1”是作为领奏声部的“2025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”,“N”则是小红书、B站、得物、小宇宙等头部平台企业,以及杨浦、黄浦两大核心集聚区,共同奏响的产业协奏曲。

  上海,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,拥抱互联网内容创作的浪潮。今年7月,重磅文件《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》(简称“沪九条”)出台(←戳链接查看)。政策一经发布,迅速在创作者圈层中激起热烈反响,“到上海去”,已成行业热词。从政策出炉到活动月揭幕,上海的意图很明确:就是要聚拢一批有创意、有活力、有热情的创作者群落,打造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、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高地。

  作为整个活动月的重点大戏,9月19日至20日在杨浦大创智数字星球举办的“2025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”,以“寻光、铸光、聚光”三大篇章,构建起从趋势洞察到价值引领,再到生态共荣的完整逻辑链条。

  大会发布的《2024年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白皮书》,为行业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洞察;而“申城魅力传播者”的展示,则让世界看到了上海故事的多元讲述者。从主论坛的顶层思考,到圆桌对话的观点碰撞,再到开放麦的个性表达,大会正试图为高速发展的网络视听行业,树立起一座价值的“灯塔”。

  创作者大会的“主旋律”之外,由各大平台和重点城区推出的N场特色活动,共同演绎一首丰富多彩的互联网城市交响乐。

  平台发力,各显神通。小宇宙App在杨浦大学路打造的“播客!点亮你的人生志趣”线下探索之旅,将抽象的“志趣”解构为创造、沉浸、体验等五大派别,通过聊天会、互动装置等形式,帮助年轻人挖掘内在驱动力;小红书在黄浦世博创意秀场举办的“创作伙伴大会”,聚焦创作者的职业发展,发布百大职业新路径与平台激励政策,并着力完善生态;B站“充电焕新·超能创作”活动通过邀请知名UP主宣讲,鼓励更多内容创作者在强化行业规范与创新融合的前提下,“持续创作、活力焕新”;得物在虹口北外滩的10周年盛典,以一场秋冬新潮审美发布会,展示其“创作-孵化-商业化”的完整生态,并宣布投入超300亿流量和5亿现金,助力优质创作者高质量就业。

  城区筑巢,引凤来栖。作为“沪九条”明确支持的两大集聚区,杨浦和黄浦正加速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优势。

  在杨浦,依托“大学、大厂、大V”的核心资源,一个以V聚场、大学路、哔哩哔哩新世代产业园等为节点的“一楼一街一园一区”的产业“核爆点”正在形成。首期规模1000万元的“杨浦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基金”正式发布,为处于种子期的内容团队提供公益资助。自“沪九条”发布以来,V聚场已吸引“使徒子”“苏星河牛通”等21家头部“大V”工作室和MCN机构签约入驻,全网总粉丝量超1亿。

  黄浦则锚定“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高地”的目标,以外滩FTC为核心载体,构建起“政策+空间+生态”的发展格局。区级配套的“黄浦十条”加速落地,为优质创作者提供“专人对接、优先审批”的落户服务。同时,通过举办“书写申活”等300余场特色沙龙,黄浦正将外滩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商业优势,转化为吸引全球创者的强大“文化磁场”。

  从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的品牌活动资金支持,到单项内容最高10万元的优质内容创作奖励;从设立专项基金、提供贷款贴息,到推进版权质押等融资方式创新;再到提供办公场所优惠、人才落户支持、场景使用费补贴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务,“沪九条”构建了一个从创意萌芽到产业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。

  这些政策正在加速落地见效。目前《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》(“沪九条”)已明确实施细则,9月15日起,围绕高规格品牌活动、优质内容创作、优质内容出海等方向,面向社会征集项目。

  从“沪九条”出发,延展至一场大会、N场活动,上海正在构建一个能让创意自由生长、让才华得以施展、让价值获得回报的良性生态,加快形成数字时代保持文化活力与全球吸引力的不竭源泉,持续产出讲好中国故事、上海故事的优质内容。

最热网址